打好人才“引育留”组合拳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|
|
今年以来,医药高新区(高港区)紧密围绕“人才特区”战略布局,打好人才“引育留”组合拳,打造聚才引智“强磁场”,不断盘活人才资源、发挥人才效能,营造尊才、爱才、敬才、惜才的良好氛围,推动人才工作整体提升、全面进步。 聚焦主导产业,多点开花引人才。突出项目引才,精准实施领军人才工程、菁英人才创业计划,依托产业项目、创新平台、新型研发机构引进顶尖和领军人才。办好大健康产业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、梧桐专项路演、人才智力交流大会等,推动人才项目加快落户、服务发展。突出产业引才,坚持人才发展与产业布局同步谋划,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、人才链深度融合,着力构建“以产引才,以才促产”的良好格局。突出平台引才,依托ICGEB、临床前安评中心GLP平台等创新平台资源,激活存量,形成增量。借助北大创新中心、复旦健康科学院、市产研院等大院大所资源,推动更多项目落地孵化、更多人才投资兴业。 搭建多元平台,多方联动育人才。坚持兴企壮企,分层分类实施企业人才锻造工程,通过举办上市咨询辅导、企业高管研修班、主题沙龙等活动,催动创新创业热潮。布局数字化人才培育,推动规模企业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估认定,推进校企合作开展订单、定岗、定向式人才培养。分层分级抓好乡土人才培育,加大“区级指导+镇街自主”职业技能培训力度,深化特派首席农技推广专家服务基层制度,在创新创业扶持、示范项目申报、荣誉激励等方面给予乡土人才更大支持。统筹推进“一行业领域一人才工程”,完善教育卫生人才引培政策,探索设立编制“周转池”,统筹抓好知识产权、金融、建筑、质量等城市功能型人才队伍建设。 优化发展环境,多措并举留人才。聚焦人才工作市场化运作,整合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、药监综合体、人才会客厅和高新英才码等“线上+线下”服务载体优势,着力推进高能级“人才服务综合体”建设。专注项目落地、产业孵化、人才服务、科技金融等重点板块,创设“服务阵地+人才管家”模式,全面提升人才服务集成化、专业化、便捷化水平。聚焦提升政策和服务精准度,用足用好升级版“113医药人才特别计划”和“凤栖高新”英才计划“1+N”政策体系,加快释放政策应有效应,构筑区域人才竞争新优势。聚焦“第一站”“另一半”“下一代”等关键事,全方位落实好人才安居落户、子女教育、配偶、探亲等惠才政策,做好精细化、全链条、全周期的人才服务保障,让各类人才安心、安身、安业。 |
【返回顶部】 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 |
电话:0523-86966088 传真:0523-86966084
联系人:艾建军、孟成 ggzzb605@sin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