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联盟首页 | 共产党员网 | 无障碍浏览
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组工园地
组织部长言论:谋好乡镇干部队伍建设“关键局”
信息来源:高港党建 发布日期: 2020-09-16 15:57 浏览次数:

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,是关系县域发展、社会稳定和改革大局的重大问题,也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要求。明后年乡镇集中换届,是在开启“十四五”规划新征程、擘画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蓝图背景下开展的,事关长远,意义重大。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,必须坚持科学精准的选贤任能制度,紧扣换届契机通盘考虑、提前布局、远近结合,谋好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这个“关键局”,换出好班子,换出战斗力,换出好机制。

   锻造乡镇作为“指端”的执行力,换出好班子

  习近平总书记对组织体系建设提出“如身使臂、如臂使指”的要求。乡镇作为“指端”,要通过换届换出具备适应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大执行力的好班子,确保进退留转平稳有序,进的信服佩服、退的心愿情愿、留的肯干实干、转的相适相宜。一把手要有分量,注重选精。党委书记的眼界、魄力,是决定一个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。在明年换届前,要选拔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、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同志,选拔有“咬定青山不放松、任尔东南西北风”政治定力、有“功成不必在我、功成必定有我”政绩观念、有“只解沙场为国死、何须马革裹尸还”奉献精神、有“不要人夸颜色好、只留清气满乾坤”廉洁底线的同志担任主官;选拔党性上讲政治讲大局讲原则、作风上务实靠实扎实、工作上创新创优创牌、心态上平静平淡平和的同志担任主官。班子成员要有力量,注重选强。搭配乡镇班子,要充分考虑能力结构、来源结构、年龄结构。在能力结构上,注重选配熟悉项目建设、乡村振兴、污染防治、安全生产、社会治理的干部,注重气质相投、性格相融、能力互补、执行坚决,做到指指有力、拳拳生风;在来源结构上,遵循“土客搭配”原则,以工信、金融、商务、园区等本土业务骨干为主体,以村党组织书记、选调生、大学生村官为补充;在年龄结构上,用好“老黄牛”、配好“千里马”,形成老中青合理搭配的梯次结构。年轻干部要有质量,注重选优。对年轻干部,做到考察时扬长揭短、使用时扬长避短、培训时扬长补短、容错时扬长护短、管理时扬长批短,遵循成熟一个使用一个的原则,将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乡镇班子中。人在事上练,刀在石上磨。相较于基层同志,年轻干部多念了几年书,但也少吃了几年苦,少了几年实践的磨练。防止年轻干部搞自我设计,防止出现越是年轻同志,反而越不担当的情况。

   锻造贯彻组织路线的组织元素,换出战斗力

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严密的组织体系,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、力量所在。乡镇党组织的战斗力,来源于其组织元素,最重要的还是乡镇党委的力量。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始终。无论是乡镇党委还是人大、政府换届,都要由乡镇党委把牢政治方向,把好素质关、结构关、提名关,认真组织选举,推动党的领导在换届各个环节有效落实。坚持强化乡镇党委领导权威。明确乡镇党委作为乡镇一切工作的领导核心,通过换届配好班子、配齐力量,确保乡镇党委总揽全局、协调各方的职能有效发挥。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。建好建强“一办八局”、村(社区)、“两新”组织等三个层面党组织,着力提高乡镇党委政治领导力、思想引领力、群众组织力,让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。坚持科学设定换届“阈值”。重点在换届年龄、职数、结构上结合实际统筹考虑安排,科学设定合理的阈值范围,不搞简单的“一刀切”。具体来说,在年龄方面,可结合传统惯例和本地实际提出切线年龄,同时通过职级晋升等方式,让一批愿意提前提出岗位的同志转任职级公务员;在职数方面,可沿用上次换届职数标准,适当增加县城镇、省重点中心镇及人口10万以上、经济发展和管理任务重的较大镇的党政领导班子职数,给工作任务较重的镇适当增加职数;在结构方面,一方面,按照省委要求,做好35岁左右党政正职和年轻干部的配备;另一方面,做好乡镇班子结构优化调配,纪委书记全部异地任职,从基层的实践来看,乡镇党政正职中安排1名本土籍干部,有利于“一张蓝图绘到底”,也有利于调动本土干部积极性主动性。

   锻造从严管党治党的制度体系,换出好机制

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要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,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。机制是管根本、管长远的,机制的力量才能确保全覆盖、无死角。在明后年换届中,应结合乡镇的工作实际和特点,把党的组织法规和中央、省委提出的要求具体化,建立健全包括组织设置、组织生活、组织运行、组织管理、组织监督等在内的完整组织制度体系,同时配套出台换届后领导班子建设实施意见,切实做好乡镇换届的“后半篇文章”。在组织设置上,适应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,把党的领导体现在社会治理各个条线、渗透到各个层面;在组织生活上,按照党的法规条例规定,既重形式,更重实效,使过组织生活成为“一日三餐”,养成政治习惯;在组织运行上,党委决定、支部执行、党员落实,做到执行有力、令行禁止;在组织管理上,条分缕析、纲举目张,做到“动脉、支脉、神经”各司其职、一贯到底;在组织监督上,用好大数据,细化风险点,对干部实现立体式、全方位、近距离监督,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。

  (扬州市江都区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盛维林,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)



【返回顶部】 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

主办:中共泰州医药高新区工委(高港区委)组织部 承办:中共泰州医药高新区工委(高港区委)组织部办公室

电话:0523-86966088 传真:0523-86966084

联系人:艾建军、孟成 ggzzb605@sina.com